2007年 3月27日,教育理论研究部如期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研讨会”,我国农村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敬朴教授,《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专刊主编李曜明,西部阳光基金会尹建莉,教育理论研究部的方晓东研究员、李水山副研究员以及理论部全体同仁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对农村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扫盲教育、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早期教育等当前农村教育中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下面分主题进行简要概述。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研究何为?
首先一些学者介绍了他(她)们在农村教育的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和研究方法、教育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与会者围绕着相关问题开展了深入地讨论。
首先陈敬朴教授强调提出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教育研究,核心问题是弄清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同时,开展农村教育研究的方法也必须突破原有的研究方法,必须通过实践调查,并确立一个点进行扎扎实实的实验,这样才能从理论的角度去解决实践问题。如应该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到农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民生活、劳动的地方,对大量的农民(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以此为基础选点进行实验,从而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这个核心问题。
教育理论研究部方晓东研究员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这种发展差距,要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作为公民能够公平地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特别是让农民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比如教育、卫生、文化等等,这样才能建设成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的农村教育,在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更没有建立起农村教育的新体系,不能很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首先应调整农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把农村教育由单纯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兼顾升学的正确轨道上来,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次,调整教育结构是进行农村教育改革的重点。普通中小学要因地制宜,在适当阶段开设一些生产劳动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实行三级分流;贫困地区的农村要早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形成县有重点高中、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或农民中专,乡镇有普通初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科教中心)、中心完小,较大的村有完小、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比例适当、规模适度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网络。再次,坚持农科教结合,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素质为基础,确保教育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后,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蓝建研究员根据“社会发展”理论、“学习过程”理论以及“literacy individual and literacy society”理论的新成果,以及长期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经验,提出在我国二元社会的背景下,进行新农村建设及开展农村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农村人口是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不应仅仅是受益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是建设者,就是使他们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发展过程之中。第二,只有当农村人口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并能有效地参与发展和建设的过程,才能承担实现自身发展的责任,也才能真正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并从中获益。第三,农村人口需要掌握的技能不仅包括生产生活技能,还包括社会和社区技能如怎样获得社会支持、怎样建立社会联系、怎样形成社区凝聚力,及心理方面的转变等。第四,这些技能的获得应该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有时也称为功能性学习。这样才容易掌握。第五,学习与工作生活的结合,不仅使学习变得易于掌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并且学会了从实际生活中进行学习。第六,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在于学了什么,而在于对实际生活改变了多少。
二、“新农村建设”的国际借鉴和个案
与会者不仅分享了中韩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成果,还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沙沟乡顾沟村”的例子一起分享了农村贫困地区村民在政府、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自力更生促进社区发展的案例。
李水山老师着重指出韩国新农村运动之所以能在世界120多个国家传播,除了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过渡所必须遵循的社会发展规律外,是因为韩国新农村运动还传承和凝聚着超越制度、国家、民族、文化、传统而人类共有的人文思想、和谐理念、自主正义、合作态度、公民社会、奉献精神等文明因素。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由于韩国新村运动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应注意借鉴前者的经验。但是,我们更应该理性的认识到 中国有许多与韩国不同的情况,更应加以警示。
接着,西部阳光基金会的尹建莉老师简单介绍了西部阳光在宁夏县顾沟村发动村民进行自治的典型案例。固沟村是一个肝炎高发村,且极其贫困。阳光基金会从1995年开始尝试了以村小学校长为带头人,集合政府、基金会和村民三方面的资金,组织村民进行修路、引水、平整土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开办幼儿园、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组织编写“仿制肝病手册”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将教育研究如何促进农村发展作为教育研究工作的重点。与会者也非常认同尹老师的观点,认为顾沟村的案例充分说明在农村地区的小学不仅是实施学校教育的机构和场所,对这个经济落后、文化封闭的边远地区来讲,小学更是一个文化传播机构,小学的校长和教师更肩负了向村民宣传农村发展观念,协调村民关系,引领村民发展农村社区的责任。
三、免费义务教育后教育经费问题。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教育经费不足这一问题也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储朝晖研究员提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虽然从法律的角度确保了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但是,从各地实施的情况看,比较多的地方仍然存在免费后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如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取消学杂费以后,有些地方还没有实现省级政府统筹,经费落实不到位,学校运转困难;再如有些贫困地区中央和省里资金到位了,但地方配套资金很难落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