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简介

武汉现代青年教育研究所(Wuhan Modern Youth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青研所”) 英文缩写(YERI),是政府批准的非赢利性研究机构,组织机构编号:68231024-0号。青研所具有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及相关领域项目开发、咨询服务、职业培训、科普宣传、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和国内外青少年文化交流等职能。(详细...)

研究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案例

互联网与当代青年教育发展

宋丰田 2009-10-05 青研所

摘要: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了青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的主体之一,尤其是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网络对于青年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本文先是阐明网络与青年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亲和关系,然后再针对于此进一步分析网络之于青年教育发展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触觉传媒 消费社会 青年教育 
     
    麦克卢汉在电子传媒时代看到了触觉传媒的影子,或者说是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触觉传媒的掌控,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更接近的是触觉世界而不是视觉世界。这是麦克卢汉用来描摹电视传媒时代的,而当今我们身处于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很明显的更接近了麦克卢汉的触觉传媒。如果从麦克卢汉意义上理解传媒的话,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某种功能的延伸,比如说书本是人的视觉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人类自身的每一次延伸必将在人类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那么网络究竟是人类什么功能的延伸呢?在网络中我们看到了人类所有的触觉的延伸,这并不是夸大其词,一次触觉传媒的盛宴在网络时代拉开了序幕。(1)而网络传媒很显然在是90年代之后的现代社会――这一被社会学家定义为“消费社会”的语义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本文就是在触觉传媒时代和消费社会或者被中国学者郑也夫定义为“后物欲时代”(2)的大背景下展开对“网络”和“青年”这一对叙事共同体的论述。
 
    一.社会学视角下网络与青年群体教育的选择性亲和
 

    青年群体处于社会化的初期这一论断早已熟知,而在初期社会化中,什么组织或者是群 体可以作为青年群体的社会化的主体似早有定论,学校和家庭的作用自然毋庸置疑。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媒体却逐渐走入了青年社会化的核心。在这些所有的媒体里,网络的作用日渐彰显,成为塑造青年行为方式乃至价值观的主力。那么青年群体为什么选择了网络这一看来虚拟的主体而忽略乃至放弃家庭和学校呢?在这一部分的标题中我已用了网络和青年群体之间的“选择性亲和”关系其意在指出网络和青年这两者之间有许多自身所特有的“气质”吸引着对方,组成了这个物欲横流的文明时代中特有的一对组合。

     先从“现代社会”这一背景来分析青年人做出的这一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今社会的“人情冷漠”问题。每个人都在追问,现今社会发展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底会走向何方?现代社会好像已经丧失掉了情感纽带,社会就像一道巨大的鸿沟一样横亘于人与人的心灵之间,比如马克思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对马克思来说,现代性正如哈贝马斯贴切的称呼的那样是一个‘未完成的工程’。简而言之,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得以运作的的一种非理性方式,因为它用市场的疯狂代替了人类需要的有节制的满足。”而齐美尔更是直白的点出“在社会发展中,个人虽然愈来愈社会化,摆脱传统的束缚,但是愈来愈社会化,一方面创造着个性,为个人争得更多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基于劳动分工结构之上的专门化和个体化也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相互并存的社会和群体的地位和个人人格的相似和适应,个体化的过程也变为拉平化的过程。”(3)个人的个性被一点点地磨蚀掉,每个人之间又被重新罩上了一层外衣,一层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外衣。一个个个性相同的个人犹如摆好了的保龄球,虽然距离很近,却仍然没有沟通,一模一样的保龄球,一模一样的只有面孔没有了五官没有了感情。

    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缺失造成了当今的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婚姻危机、家庭暴力、单亲家庭的增多等等,这些都为青年人选择放弃家庭的社会化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借口,在家庭中他们看不到人与人的真情,幼小的心灵在家庭中得不到温馨的情感哺育。其实严格来说当今中国的大部分学校也很难负责起青年群体的社会化的责任,正如在家庭中所展现的一样。

    那么网络呢?网络被定义为一个“虚拟社会”,虚拟社会中没有责任,没有现实社会中的勾心斗角。而且网络的高科技性、丰富性、开放性、广泛性、互动性、间接性、平等性等特点,给青年群体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种种便利,是现实社会难以提供的,而这些又是青年群体所需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网络扮演起了青年群体所认为的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存在”这一角色,关于这一点波德利亚也早有论述,波德利亚之见:“当代社会是一种‘超现实’,亦即‘比现实还现实’的现实。在这种超现实中,事物与表象,现实与符号的对应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没有原型而互相模仿的各种符号和模型。”“符号秩序本身就是现实。”(4)这是波德利亚对当代这一大众传媒时代的论述,虚拟社会取代现实世界成为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存在。笔者并不想按照波德利亚的思路分析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在这个更真实的“虚拟世界”中,现实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规避掉的情感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了真实的表达,或者换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现实世界中文明对“本我”的压抑在虚拟世界中得到的舒展。

    青年在网络中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社会中没有宣泄口,安全阀机制不成熟。阻塞了青年人权利和感情表达的通路,因此借助网络实现自我身份的确立,尤其是在物欲时代。到此分析之下,青年群体和网络这一选择性亲和关系建立了起来。这里再次借用迪尔凯母《自杀论》里的论述:正是社会按它的形象塑造我们的同时使我们接受这些支配我们行为的宗教、政治和道德信仰。所以我们换个说法就成了青年群体在网络上寻找自我的同时也正接受着网络特有的型构,这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社会的社会化,而是具有了网络特质的社会化。
因此青年群体的教育发展问题毋庸置疑的要重点分析网络的作用。
 
    二.网络之与青年群体的教育发展问题的利弊分析
 
    三、互联网特质与青年群体行为再分析 
 
    在提出笔者关于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之前,我更想先把在网络世界下产生的这些青年群体行为以及心理特质的原因阐释清楚,只有认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这也是以前许多学者在提出自己的关于青年群体的教育建议时所忽略的一点。那么对于此笔者还是先点透网络的一些深层次的和现代性甚至是后现代性相结合的互相渗透的因子。这些因子也正是建构青年群体的价值观的主力――时间观和判断力。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