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摘录
金报编辑部:
我叫Moonie,家住武昌一大型高档住宅,欧式风格建筑、英伦风情的步行街,都令人身心愉悦。昨天,夜幕降临,我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看到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身边,是那些同样年轻而匆忙的面孔。我突然感到一种空虚――我引以为荣的居住地,仅仅是一个下班之后供我睡觉的所在。这种空虚,是一种“社区文化”的缺乏,我所说的文化,是青年人的一种生活情趣,一种生活态度。
我现在在光谷一家医药企业担任行政总裁助理,平时像陀螺一样忙着转。我多么渴望:在家门口寻找自己的圈子,结识有共同爱好的邻居。希望你们帮忙呼吁一下,让社会更多关心青年人的文化需求。
针对读者来信,记者连日来走访了武汉市多个小区。调查显示,社区文化“两头重、中间轻”现象突出,老小区的各类文化活动以老人和小孩为主,而一些新兴高档小区的社区文化建设滞后。
九成年轻人未参加社区活动
前日,光谷步行街,记者对50名“上班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90%的人没有参加过社区或居民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超过一半的人,没有主动加入过任何圈子。主要的原因包括:工作太忙没时间、活动形式缺乏吸引力、活动内容距离青年太远等。“与老人和孩子相比,年轻人能参加的社区活动很少。”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群干刘先生介绍,“白天很多年轻人都去上班了,社区组织起来有困难;再则,与老人和孩子相比,年轻人参加社区活动的热情也显得不够高。”
江岸区球场街街办负责团委工作的郑女士也认同这一现象。
专家:让社区文化更年轻时尚
“社区文化‘两头重、中间轻’,年轻上班族的社区活动空间被忽略了。”对此,省社会科学院专家冯桂林表示,如何组织符合青年口味的、时尚有创意的活动,是社区面临的新课题。
他建议,社区在有限的空间里设置更多的符合青年需求的文化娱乐设施,如咖啡馆、读书吧等;开发更多符合青年品位活动项目;利用新技术手段组织活动,如建设Q Q群、微信群等联络平台。
编者的话:您认为如何培养年轻的社区文化?您参加过哪些时尚、好玩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即日起,本报开辟“新青年社区文化”专栏,展示青年社区活动的各类样本,欢迎读者来电分享、推荐。联系电话:88567524或发至Q Q邮箱17164617@qq.com。